中国作为后发国家虽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不需要那么长,但再短也要 20年左右。
明确了政府与市场的不同职能,政府要引导产业的升级发展,就会避免直接干预,尽量通过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来实现促进产业升级的目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企业和老百姓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应该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主体。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 进入 高尚全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经济体制改 市场经济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已经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的这个基础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还是容易被混淆,看得见的手经常取代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造成市场的紊乱。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加强优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建设《决定》要求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一方面消除人民币汇率的高估,另一方面加快产能合作与输出,从国际市场下文章。
怎么稳?中国股市毕竟还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结构,不靠真金白银很难稳的住。二季度以来,稳增长在中央政策中的权重明显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后应该不会再从人民网上看到《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这种文章了。前期货币政策的观望、内部公共融资需求的回升以及外部汇率贬值带来的外占下滑压力,导致利率受到一定冲击。
从2013年开始,金融危机第三波层层递进、渐入高潮。所以央行一定会出手稳利率,上周的千亿逆回购和MLF已经释放了短中期的流动性,下一步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已经箭在弦上。
一方面,6月股灾造成的全球蝴蝶效应还在继续:A股暴跌-国内财富效应缩水-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被迫一次性贬值-市场恐慌-央行抛美元资产(美债)干预-美元贬值-美股下跌-全球市场恐慌-A股恐慌……这个循环太过庞大,以至于没有单一的力量可以终结。第二波主权债务危机随后在次中心国家(欧猪五国)的公共部门爆发,其结果是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同步去杠杆,全球总需求陷入萎缩。7月份基建投资的增速不升反降,再加上8月阅兵停工以及天津爆炸等,未来几个月基建回升的阻力还是很大。另一方面,过去是股票牛市支持改革转型,反过来支持牛市,但现在如果股市走弱,就会形成反向的恶性循环,影响大家对于改革转型的信心。
去年的卢布以及近期的人民币、坚戈、林吉特贬值不是孤立事件,都是金融危机第三波激起的涟漪。因此中央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只会增强,不会减弱。中国经济先经历了传统产业衰退的洗礼,然后又遭遇了股灾的重创,现在的确急需一场凤凰涅槃。真金白银不是免费的,证金公司目前的资金来源显然不能支持长期托市,下一步可以逐步转向汇金,并加快引入机构投资者和长期资金。
从过去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判断也逐步得到印证。两个鸟论中还特别提到了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方法,即高度重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个大局,把鸟笼子放在全球视野中去观察,寻求更为广阔的腾挪空间。
第二,不能只靠金融创新,还要靠技术、品牌创新。另一方面,过度的贬值可能会引发资本外流以及全球经济的新动荡(这几天国际市场已有体现),搞不好反过来误伤自己。
2013年是前奏,QE退出的预期已经让最脆弱的国家率先倒下,比如经常账户逆差、外汇储备不足、经济下行较严重的印度、南非等国。现在被高规格的重新提起绝非偶然,这不仅是在向前人致敬,更是在向后人宣誓。现在基本面较好的新兴经济体只是暂时推迟了危机,但并没有完全解除风险,如果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无法完成改革转型,该倒下的最终依然会倒下。(2)中期来看,受伤的心灵需要安抚。但对决策者而言,很多时候关注的不是价值观,而是价值。这就是所谓的老鸟不走,新鸟不来。
站在决策者的角度,既要持续高压反腐又要避免消极怠工,既要抗击PPI通缩又要避免CPI通胀,既要汇率贬值刺激出口又要汇率稳定遏制资本外流,既要加快转型升级又得避免调整阵痛,既要加快淘汰产能又要避免金融风险,既要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又要维护资本流动稳定……最难的不是对症下药,而是如何面对多个病症做好平衡,这正是当下决策者的挑战。7、对市场来说,尽管风口还在,但股灾已经把牛远远的甩出风口,又重重的摔在地上。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从不动产到金融资产的资产重配趋势并没有改变。这和前面的政策导向一脉相承,显示出中央对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的态度可能已经发生变化:风险防范的意识更强了,加快发展的步子更谨慎了。
那么,怎么去理解两鸟论的新思路呢? 3、腾笼换鸟,方能凤凰涅槃。第一,不能只靠虚拟经济,还要搞实体经济。
往后看,覆巢之下无完卵。一方面,贬值对出口的拉动作用还要打问号,具体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弹性。目前来看,后者是主要原因,就是说稳增长的设计和落实出现了偏差。2015年我们已经步入下半场,美联储加息成为新的风险源,从越南盾到哈萨克斯坦坚戈,一些经常账户顺差较大、国内经济较为稳定、外汇储备较为充足的国家货币也在相继倒下,人民币基本面最好,但也积累了不小的贬值压力,逼迫央行一次性贬值。
历史永远是研究者最好的教材,从邓小平到习近平,从黑猫白猫论到养好两只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改革的启动到深入,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理解了中国的历史,才能读懂当下的中国。就像在足球世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穆里尼奥,说他是个嚣张的疯子,但为什么他能在各大顶级豪门中屹立不倒?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能不停的赢得冠军。
2、对决策者而言,把实体经济抓上去就是赢得冠军,就是捉住老鼠。第三波综合性的货币金融危机由此传染到过度依赖外需和外资的外围国家(新兴市场),其结果是新兴市场陷入经济衰退和资本外流的恶性循环,而这可能会反过来对发达市场形成拖累(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波动),引发全球性的恐慌。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民生财富首席经济学家 管清友民生证券研究院高级宏观研究员 朱振鑫) 来源:民生证券 进入专题: 两只鸟论 。而且如果股市没有人气,下一步的国企改革、产业转型和资本账户开放都会受到巨大限制。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涅槃应该是靠自主创新,技术的创新、品牌的创新。但没想到的是,飞来的杠杆完全将这种良性循环变成了恶性循环:改革驱动资产重配-无序加杠杆-股市非理性上涨-监管去杠杆-杠杆资金强行平仓-市场恐慌下跌-直接融资暂停-经济转型升级受阻-股市基本面恶化,一蹶不振。对一个中年人来说,关键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体质。但上半年基建喊得多,做的少。
行文至此,两鸟论的背景逐步明朗:第一,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要加大力度搞经济,第二,由于搞经济效果不理想,下一步的政策思路要有所调整。长期来看,这更有利于建设一个健康繁荣的资本市场,但短期来看,这给本已脆弱的市场信心又浇了一盆冷水。
三是加快推出一些示范性的重点基建项目,比如以地下管廊为代表的地下经济,以及京津冀、新疆西藏、东北区域振兴等区域基建项目。什么是好?对一个研究者而言,我们既关注价值,也关注价值观。
放弃过去2012-14以政治整顿为核心的思路,并不意味着回归2012年之前的大规模刺激思路。即便是汪洋副总理和美国财长通电话,也很难改变其中的一个环节,更何况是整个系统。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